作为重庆最老的派出所之一,还有几天,渝中区大阳沟派出所将迎来它70周年的生日。走进大阳沟派出所二楼的照片陈列室,你能从这里读到这座派出所近70年的历史。
70年的光影凝固历史的瞬间,70年的岁月让一个年轻人青丝变白头,融汇其中的是奉献,是荣誉,更是一支队伍的发展,一次次变革的见证。
那年,那群人,那个瞬间
△原大阳沟派出所指导员谢德蓉
走进照片陈列室,就像走进了时空穿越机。
早期的照片里,那时的公安民警穿着的白色、黄绿色警服显得格外醒目。据大阳沟派出所原指导员谢德蓉回忆,那时公安局的交通工具非常落后,没有汽车,民警办案都靠骑摩托车和自行车。民警们下乡办案,往往一去就是好几天,风餐露宿,但没有一个人叫苦。
在那个装备落后的年代,公文包、钢笔、记事本、黑白胶卷相机是公安民警记录案情的标配,“眼勤、手勤、脚勤”是他们最常喊的口号。“眼勤”就是要多观察案发现场,寻找一切可用的蛛丝马迹;“手勤”就是要多做记录,不能遗漏现场发现的每一个细节;“脚勤”则是要多跑腿,不能怕辛苦,有摩托车骑摩托车,没有摩托车就骑自行车。如果自行车也没有,那就跑步去!
△谢德蓉介绍照片每张背后的故事
角落里,一张黑白照片格外显眼——年轻女子,洗衣盆,小马扎凳构成了整个画面。虽然时光已久,但围观者仍然一眼就能看出来,照片中这位洗衣服的年轻女子,就是眼前的谢德蓉老人。
当时的她,刚刚30岁。那时候,辖区里有位孤寡老人马大娘,长年卧病在床,无人照料,谢德蓉时常去照顾她,当时这个场景,就是谢德蓉在工作之余,给老人洗衣服时的一个画面。
在谢德蓉的记忆里,那时候的民警真的很穷,常见的警察形象就是骑个二八自行车,带着一个公文包,到处记材料。“有的派出所穷得只能在街道办事处借个地方工作。经常有老头老太太给没对象的小公安介绍对象。”
是青春,是荣誉,更是奉献
△陈列室的老照片
大阳沟派出所二楼的照片陈列室中,一张翻拍的泛黄老照片定格在1980年4月25日,那个春天的谢德蓉笑得特别的开心,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称号的奖章在她的胸前格外耀眼。
39年过去了,如今89岁的谢德蓉一个人坐在书房的床上,将原版的老照片、旧报纸和斑驳的杂志一一展示给记者,“这张,我在执勤,这张,是当时领奖的……”一边给我们介绍,一边将思绪带到了那个年代。那个她救过的男孩、帮助过的孤寡老人以及派出所的过往,一瞬间击中了老人的情绪,而那些消失的时光都是属于她的青春。
“谢谢你们还来看我。”89岁的谢德蓉特地换了一身红色的衣服,身体硬朗,除了不能久坐,谈吐和精神一点也不像一个快要90岁的老人。
在老人居住的不到50平方米的房子里,家具不多,但收拾得井井有条,窗台上一尘不染。
“我手里留下的照片、报纸和杂志都是我爱人存下来。都是有关于我的事迹或报道,现在成了念想。”谢德蓉拿着一张1980年4月2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表示,这份报纸的第四版有自己获得一级英模的报道。
△1980年4月26日的《人民日报》报道了谢德蓉获得一级英模的报道。
在谢德蓉珍藏的照片中,有一张照片显得很特别。
“这张照片是四川日报来采访我的时候拍的,我旁边的这位是我当时照顾的一位孤寡老人。”如今,谢德蓉已经不记得老人的姓名和门牌号了。但是照片的背面,当时采访谢德蓉的记者留下了一句话,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模、大阳沟派出所指导员谢德蓉,坚持发扬遵纪爱民的光荣传统,关心群众疾苦,热情为民办好事,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图为谢德蓉在了解孤老的生活情况。
“我是解放前过了穷日子的人,我那时候才十几岁就在工厂里做工。”谈及自己为什么会成为一名民警,谢德蓉表示,解放后,公安局对外招聘民警,就报名参加了招聘。
谢德蓉回忆,大阳沟派出所成立初期,群众有意见有困难时,都会将写有自家门牌号的竹片丢进“爱民箱”,民警了解情况后再上门解决问题。
“以前派出所办案条件艰苦,刚成立时,巡逻都靠煤油灯加电筒。”谢德蓉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自己刚到大阳沟派出所时,所里连个摩托车都没有,只有所长办公室里有一台电扇。
“民警只能靠脚勤、手勤、口勤、脑勤,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大阳沟派出所民警办案的四样法宝。”谢德蓉说,当时自己需要记住辖区7000多居民的基本情况。“那个时候,没有电脑,都是走时间长了,在脑子里就形成了印象。”
上世纪80年代,大阳沟派出所辖区内的川江印刷厂车间起火,派出所民警都主动跑去救火,只留下值班民警。事后,厂里拿了些毛巾香皂送给民警以示感谢,民警们婉言谢绝并提议送到孤老院。
谢德蓉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这辈子最自豪的就是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不后悔,那些消失的时间是我的青春,也见证了重庆的变化。”
为了这个和谐的画面,调解员跑了几天
在大阳沟派出所照片陈列室,每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有些故事很长,有些故事很短,却很常见,比如说纠纷。在照片墙的某个地方,一张并不老的照片,记录了金牌调解员张壮苗的一个工作画面——一对小年轻,虚心听着老民警的调解,此时已然心平气和。
2016年4月,大阳沟派出所接到一起家庭纠纷案件,吴女士因为被丈夫刘某长期打骂,决定离婚。但刘某说什么都不同意,否认自己的行为,“夫妻之间有点小摩擦很正常,你们警察别多管闲事,管了也没用”。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李壮苗却没把这件事当成简单的家务事。
当时,正直刚刚颁布《反家庭暴力法》,李壮苗第一时间进行了学习研究,这起纠纷不就是家庭暴力引起的吗?于是,他深入当事人社区,多方走访邻居,调查取证,证实刘某的行为确实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
在法律面前,刘某最终承认了殴打吴女士的行为,李壮苗以此为突破,对刘某晓之以法、动之以情,刘某最终意识到自己家暴的错误,表示一定改正,夫妻最终也重归于好。
社区居委会陈大妈对着李壮苗竖起大拇指,“这个让我们居委会束手无策的家庭纠纷,竟然被李警官春风化雨般解决了,不愧是金牌调解员!”
“这个画面看起来很简单,可这从调查取证到言语劝导,确实花了几天的时间。”4月22日下午,李壮苗说起这件事时,各种细节还记得清清楚楚。
△李壮苗介绍他的“调解秘诀”
据了解,今年59岁的李壮苗,是渝中区公安分局大阳沟派出所巡逻民警,入警29年来,李壮苗潜心“修炼”调解能力,化解群众矛盾,每年调解纠纷200余起,成功率99%,成为大家眼中的“金牌调解员”。因派出所每天要面对大量的纠纷,于是,大阳沟派出所成立了李壮苗纠纷调解工作室,发挥李壮苗的特长,调解纠纷。
“很多纠纷都是小事引起的,双方只为争一口气。如果,双方能克制一下,就不会发生矛盾了。”他告诉记者,每天都在忙工作,根本顾不到家,刚开始妻子埋怨,渐渐的妻子也理解他的工作,现在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将继续发挥余热,肩负起人民警察身上的责任和使命。
入警29年,李壮苗在岗位上潜心“修炼”调解能力,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李壮苗之调解工作法”。他坚持“纠纷必调解,矛盾不出所”,每年调解纠纷多达200余起,成功率达99%,被群众称为“金牌调解员”。
上游新闻记者 景然 曲鸿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